欢迎来到我的个人博客!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介绍

关于这个博客和博主

资源传送门

个人笔记
其他内容详见分类

提醒

  • 博客基于Github Page,访问速度和下载速度有限,有需要可以自行采用其他方式加速
  • (免责声明)博客内容可能包含错误(尤其学术相关),请自行甄别
  • 博客中只包括部分资料的直接下载链接,部分资料由于文件大小和内容(包含一些非商用图片)不便于公开展示,如有学习交流需要请直接邮件博主!博主不会在资料和笔记上收取任何费用

传统的空间计量模型依赖于空间之间的相关性(例如计算Moran's I),其核心依旧在于外生冲击X对Y的影响(增加了空间扩散效应),也就是说,在传统的面板数据的,增加了或者这样的传导路径,然而,对于纯粹的空间溢出效应(或者说网络效应,不那么像地理),更多采用VAR模型来刻画(包括TVP-VAR等方法),但是一方面存在纬度诅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直接可观测的网络结构,这篇blog介绍一些新的方法,核心参考文献:

阅读全文 »

本专栏是笔者2025年春季学习国际经济学专题课程的一些笔记,由于笔者并未学过一些前置知识(或者学的很差),内容存在很多繁琐累赘之处,同时可能存在错误或片面理解,请见谅

这篇blog的内容来源于:Philippe Aghion, Antonin Bergeaud, Matthieu Lequien, Marc J. Melitz; The Heterogeneous Impact of Market Size o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French Firm-Level Export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24; 106 (3): 608–626.
链接:MIT Press
本blog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论文原图

阅读全文 »

本专栏是笔者2025年春季学习国际经济学专题课程的一些笔记,由于笔者并未学过一些前置知识(或者学的很差),内容存在很多繁琐累赘之处,同时可能存在错误或片面理解,请见谅

李嘉图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

阅读全文 »

The evolving pattern of the wage-labor productivity nexus in China

Jun Zhang and Xiaofeng Liu, “The evolving pattern of the wage-labor productivity nexu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manufacturing firm-level data.” Economic Systems, 37(2013): 354-368;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39362513000514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应该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生产函数推证),然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人均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工资增长速度,劳动力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普遍观点是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对工资的关注和劳动力市场的成熟程度均不够。

阅读全文 »

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Brandt, Loren, Johannes Van Biesebroeck, Luhang Wang, and Yifan Zhang. “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9 (2017): 2784-2820.

原文链接: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er.20121266

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中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改革和外部投资准入的放款。然而,本文认为这些国际开放改革对本土企业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阅读全文 »

改革以来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张军,“改革以来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些发现及其解释”,《世界经济文汇》,2002 年第 1 期:18-31+17;

原文链接:cnki

上世纪九十年来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持续且显著的下降了,作者认为这不是一种短期的波动,相反,这是一种长期因素的作用下的经济增长减速。

作者发现,改革开放显著了改变了计划经济下资本过度累计的模式,使得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呗资本所利用,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1994年以来,资本产出比率从之前的下降趋势转移向了上升趋势,更进一步,经验增长率和资本产出比也是一个负相关关系。

阅读全文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许宪春(编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于1985年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并在此后将方法从生产法拓展到支出法,并直接利用原始资料核算,同时也进行季度核算。自三次产业划分(1985)提出后,由于长期重视物质产品生产,在第三产业非物质服务活动上的统计资料存在缺失,最终在1993-1995年的三次产业普查中,根据新资料对过去1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调整。

阅读全文 »

“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 7卷第1期):21-52;

原文链接:cnki

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阶段,中央与地方之间一直有计划管理权力与财政收支管理的制度上的争论,且地方政府有很大的权力。这与苏联不同,同时的中央政府也维持了政治集中和奖惩地方官员能力,这导致了激励效应的顺利实施。改革开放时期后,中央和地方关系从“承包”转向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自求平衡的协议关系,这更在边际上改变了地方政府的收益。然而,这些改革(分权和分税制)也导致了不同省份间财政收入差距扩大,政府的预算约束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的支出结构。

阅读全文 »
0%